在数字技术重构出版生态的当下,内蒙古数字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音像出版社)通过载体革新、文创开发、技术赋能三位一体的创新实践,构建起传统出版与新兴业态协同发展的新格局,为文化传播开辟了多维路径。
载体革新引领融合转型:面对数字技术对传统载体的冲击,音像出版社率先启动载体迭代工程。从早期以U盘、蓝牙音箱替代光盘的突破性尝试,到如今构建"二维码+小程序"的全媒体矩阵,实现了出版载体的智能化升级。通过搭建云端资源平台,将传统音像内容转化为可交互、可延展的数字资产,成功对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。
文创开发激活文化基因:在文创产品开发领域,我们以"科技+文化"双轮驱动,打造现象级文化IP。推出的复古黑胶唱片系列开创自治区先河,《杭盖与铜管》《草原恋》等作品入选"中国唱片博物馆典藏作品"。音乐棒棒糖项目突破性运用耳骨传导技术,将《乌兰巴托的夜》等经典曲目转化为可"品尝"的音乐体验,在Z世代群体中引发"边吃边听"的社交热潮。这两项创新成果在自治区文博会上引发观展热潮,创下文创区销售纪录。
AI赋能构建智创体系: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,音像出版社建立起"AI+设计"的文创开发新模式。当前推进的AI设计项目形成完整创新矩阵:呼市海洋馆文创、阿黎沐诗水包装、昭君IP形象、蒙古马主题、黄河"几"字弯系列、民族乐器冰箱贴等项目正在深化设计。通过训练专属AI模型,将草原纹样、民族音乐等文化元素转化为设计基因库,使设计效率提升,研发周期缩短。特小云IP形象获得美国好设计奖、法国设计奖,其文创系列衍生品已实现从AI设计到量产的完整闭环,抱枕、钥匙链等产品均非常受欢迎。
从黑胶唱片的文化坚守到音乐棒棒糖的技术破界,从实体载体的智能升级到AI设计的创新突破,音像出版社始终以守正创新为根本,以科技赋能为抓手,在出版文创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深耕文化科技融合领域,让草原文化在创新表达中焕发时代光彩,为出版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"内蒙样本"。